近一段时期,电解铝产能向西部转移的现象引发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热议,尤其是新疆“五彩湾”工业园电解铝项目紧锣密鼓地开工建设,更是被大家高度关注。
产能“西移”是必然选择
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始终是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。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指西部大开发的13个省区。除西藏 外,其余12个省区都布局有电解铝企业。2010年底为止,全国形成电解铝产能2250万吨/年,而西部地区就占据了半壁江山。铝的熔盐电解生产工艺方法 已诞生120余年,在没有新的技术替代之前,对能源的高度依赖是必然的。因此,寻求稳定、廉价的电力供应是投资电解铝生产的重要条件。
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,国家投资建设电解铝厂的主要原则除考虑战备因素外,主要是靠近电力充足地区。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,也使我国电解铝 行业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。在不具备资源和能源优势的中东部地区,电解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困难。过去依靠国家和当地政府的优惠电价政策被 取消,电价屡屡上涨,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。河南省电解铝产能已达到465万吨/年,而今年以来,每千瓦时电价平均上升到0.55元以上,有的甚至接近 0.6元。电费占全部成本近45%,导致企业亏损运行。特别是2010年四季度以后,各省为完成当年能耗目标,实施拉闸限电,电解铝企业首当其冲被迫减 产、限产,企业损失惨重。
我国西部的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、新疆等地区,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以及风能、太阳能资源非常丰 富;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广西、重庆等地,水电资源蕴藏量大,具备发展电解铝生产的优势条件。以新疆为例,除石油、天然气之外,煤炭资源量达2.29万亿 吨,且多数为露天矿,开采方便,成本低,价格便宜。
这些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,且煤炭外运困难,可就地转化成电。根据规划,西部地区“十二五”期间,包括风电、太阳能发电、水电、火电在内,发电装机容量可达12亿千瓦,因此西部地区发展电解铝工业的能源条件十分优越。
产能“西移”是可行的
由于西部地区能源充足,“十二五”期间电力发展规模较大,因此限电、拉闸的几率较小,电解铝企业可以获得 稳定的电力供应,更主要的是电价相对便宜。目前,在西部投资的电解铝企业首先都要有较为可靠的煤炭资源,同时建自备电厂。据测算,自备电厂每千瓦时的发电 成本小于0.2元,这与内地0.55元/千瓦时的电价相比,大大提高了吨铝的盈利空间,因此投资回报率较高。(中国铝业网)